首页 关于我们新闻资讯技术服务合作项目诚聘英才联系我们
新闻资讯
   新闻资讯>行业动态

机采棉花的品种选择及配套技术

机采棉技术是棉花生产技术的一次革新,它能明显降低劳动成本,提高植棉效率,促进棉花生产技术向规模化、机械化、信息化和标准化发展,加快实现棉花生产管理的精准化和轻简化,促使棉花种植效益和棉花品质的同步提升。近几年来,机采棉种植模式与机械化采收等技术发展很快,广大棉农应用机采棉技术的积极性日渐高涨,但是由于机采棉专用型品种还未培育出来,生产中机采的棉花品种多、乱现象普遍存在,影响了机采棉技术增产增效水平的进一步提高。如何选择稳产高产优质而又适宜机械采收的棉花品种,集成完善与机采品种相匹配的成套技术,已成为机采棉生产中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。
图片

1 机采棉花品种选择要求

1.1 适期早熟

新疆北疆棉区属早熟棉区,选择适期早熟的机采棉品种有利于机采棉提早成熟,提高机采棉的产量、品质和综合效益。示范推广结果验证,机采棉在第1次喷施脱叶剂时,即9月初,棉株上部棉铃铃期需达到40~45 d以上,才能保证机采棉的产量及品质。因此,选择适宜机采的棉花品种生育期以120~125 d为宜。

1.2 抗逆能力

新疆北疆植棉区棉花出苗期乃至出苗后,经常会遇到倒春寒及大风天气,要求品种具有一定的耐低温性能,以利于提高棉种发芽出土成苗能力和苗期稳健生长能力,促进早苗、齐苗、壮苗形成。该植棉区种植棉花已有30多年,而且大部分棉田未进行过轮作倒茬,棉田枯萎病、黄萎病病菌含量大,故选择的棉花品种应具有抗枯萎病或高抗枯萎病、耐黄萎病的能力,具体指标为:枯萎病病指≤10,黄萎病病指≤35。

1.3 高产稳产

高产和稳产是棉农追求的最主要目标,也是棉花产业稳定发展的基础。每公顷籽棉产量需达到6 000 kg以上、皮棉产量达到2 400 kg以上,衣分在40%以上。

1.4 纤维品质优

生产品质优良、符合棉纺企业用棉要求的机采棉花,是棉花产业提高市场竞争力,实现机采棉优质优价的核心所在。选择适宜机采的棉花品种的纤维品质应达到:棉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在30 mm以上,断裂比强度在30.

1.5 株型紧凑或较紧凑

果枝类型Ⅰ式或Ⅱ式,果枝上举,果枝与主茎角度≤45°,始果枝节位5~6,叶片中等大小,通风透光性能好。叶枝较少,果枝分布均匀,有利于促进优质高效株型形成,构建合理的群体结构,使棉铃在棉株上、下部均匀分布,提高采棉机作业的质量和效率。

1.6 含絮力适中

铃卵圆形或长圆形,铃重5.5~6.0g,铃壳薄,吐絮畅,不夹壳,含絮力适中。含絮力适中将会减少因刮风、田间管理和机械作业等造成籽棉脱落,确保采净率达到95%以上,进一步提高机采棉的产量与品质。

1.7 吐絮集中

吐絮集中性好,棉田见絮后40d左右吐絮率达到95%以上。

1.8 对脱叶剂敏感

叶片中等大小,分布均匀,叶倾角较小,对脱叶剂敏感,以提高脱叶催熟剂的喷施质量和脱叶效果,减少籽棉污染,降低籽棉含杂率,提高机采适应性,促进机采棉品质的提升。

1.9 植株不倒伏

适宜机采的棉花植株应健壮、具有一定的弹性,第一果枝节位高度应控制在20 cm以上,群体株高控制在75~80 cm,有利于提高机采棉棉田的采净率。在生产中,有一些棉田因棉株倒伏不适合采棉机作业,而造成机采棉产量损失,降低了机采棉的品质。


2 配套栽培技术

2.1 棉田清理

在棉花采收结束后,及时清理棉田,将棉花秸秆粉碎还田,培肥地力;清除残茬与杂草,用人工或机械方式回收棉田残膜,防止二次污染,为来年的春耕生产打好基础。

2.2 施肥整地

棉田清理干净后,采用秋耕冬灌或秋耕春灌的方式进行耕翻整理土地,耕深25~30 cm,耕深均匀一致。耕翻前一般每公顷施腐熟的优质有机肥15.0~22.5 t,磷酸二铵 150~225 kg,尿素 75~90 kg,硫酸钾75 kg,均匀翻于耕层中。经过耕整后的棉田,要求达到土地平整,土壤干净松碎,镇压确实,墒情均匀,地表无废旧农膜、滴灌带以及残茬、残草等杂物,以确保播种质量和采棉机作业质量。

2.3 土壤处理

在播前整地的同时,根据土壤质地、草害发生情况,选择合适的除草剂及除草剂使用技术;除草剂用药量要准确,不可超量施用或几种除草剂混合施用,以免造成药害,影响棉苗出土与棉苗正常生长,每公顷药液用量450~600 kg。采用机械施药处理土壤,做到不重不漏、均匀喷施,整地至待播状态。

2.4 种子准备

在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人工粒选,粒选后的种子晒种3~5 d,以达到早出苗、棉苗长势长相一致。

2.5 播种质量

机采棉技术对土地平整性及播种技术有较高的要求,在播种时要求做到适期早播。干播湿出棉田,正常年份第1次滴出苗水的时间在4月10-20日为宜,播行要直,每公顷用种量27.0~30.0 kg,播种深度一致,播深2~3 cm,空穴率小于3%~5%,铺膜平展,松紧适度,侧膜入土压实,采光面宽,滴灌带铺设平展,地膜及滴灌带两头盖严压实,防止大风掀起。

2.6 中耕促早

机采棉田需要中耕3~4次。播种结束后及时中耕,促进棉种及早发芽出土。破除交接行土壤板结,提温保墒,促进棉苗生长发育进程。在棉苗生长高度达到6~7 cm时,进行中耕培土,促苗稳长。中耕时应注意提高中耕质量,耕深10~15 cm,由浅而逐次加深,耕宽35~40 cm,要求不拉沟、土壤细碎、地表平整,达到铲除杂草、提高地温、促进根系发育和棉苗健壮生长的目的。

2.7 水肥管理

一般在5月底或6月上旬进行第1次滴水,每公顷滴水300~375 m3,每公顷随水滴施尿素30~45 kg、磷酸二氢钾15 kg。全生育期滴水9~10次,滴水间隔8~12 d,每公顷滴水3 900~4 500 m3,8月下旬或9月初停止滴水;每公顷随水滴施尿素525~570 kg、磷酸二氢钾 120~150 kg、磷酸一铵180~270 kg,8月中旬停止滴施肥。

2.8 株型控制

棉苗现行后,要及时进行第1次化控,每公顷缩节胺用量15 g。苗期至打顶前化控2~3次,根据品种特性和棉花长势长相,每次每公顷缩节胺用量15~45g,重点是控制节间以防其过度伸长,促进机采棉早现蕾,增加果枝数。

坚持“时到不等枝,枝到不等时”的原则,适时打顶。一般情况下,机采棉的打顶时间要早于人工采收的棉田。在打顶前,调查棉花长势长相,组织好劳力,进行集中打顶,提高打顶工作的质量。同一棉田从开始打顶到打顶结束,时间不超过3 d。打顶后5~8 d进行化控,每公顷缩节胺用量120~150 g。


2.9 病虫害防治

害虫危害达到防治指标时,及时进行化学防治。防治棉蚜,每公顷用10%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~300 g或20%啶虫脒可溶性粉剂30~45 g进行防治;可选用73%克螨特乳油、20%哒螨酮乳油、2%阿维菌素乳油等药剂防治棉叶螨;棉铃虫幼虫高峰期可喷施硫双威、丙溴磷、辛硫磷等1000~1500倍液进行防治;棉蓟马可选用40%辛硫磷乳油、48%毒死蜱乳油、10%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等进行有效防治。

2.10 机械采收

棉花植株中、下部铃期达到50d左右,上部铃期在40 d以上或者棉花田间吐絮率达到30%以上时,应及时喷施脱叶催熟剂。一般在停水后5~7 d喷施脱叶催熟剂,第1次喷施脱叶催熟剂的适宜时间在9月1~10日,第2次喷在第1次喷药后的7~10 d进行。

脱叶催熟剂每公顷用量:第1次脱吐隆225g,乙烯利750 g;第2次脱吐隆180 g,乙烯利1 050 g;每次施药前,脱叶催熟剂与助剂的质量按照1︰4进行配置,每次每公顷用水量525~600 kg。

当棉花的脱叶率达到90%以上、吐絮率达到95%以上时,及时进行机械采收。生产实践证明,脱叶率、吐絮率等指标未达到适宜范围提前采收,或已达到适宜范围而拖延不进行机械采收,都会造成机采棉产量和品质的下降。

京ICP备 13020178 号 工信部网站

 

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天秀路10号中国农大国际创业园 邮编:100093

北京金启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